短途航班也可以享受The Room豪华套间商务舱 – 全日空B777-300ER(东京羽田 – 香港)商务舱体验报告

飞行体验
发布日期:
更新日期:

基本信息

体验时间:2023年6月

飞行航班:NH859

飞行航线:HND – HKG(东京羽田 – 香港)

执飞机型:B777-300ER

飞行座位:13K

 

接着去年回国行的日本停留,我们先从旧金山飞?The Suite全日空头等舱来到日本,停留三天后,乘坐全日空商务舱飞香港(LD飞深圳),我飞香港而不是深圳的原因是因为飞深圳里程票只有一张,而且刚好我也想体验一下The Room(飞深圳只是之前体验过很多次的B787-8),这个票的成本是115K加航里程/人(停留需要额外支付5K里程),性价比还是非常不错的,再来给大家回顾一下这个行程。

t

然而由于里程票占位黄牛的关系,加航在去年大概8月底的时候就屏蔽了全日空跨太平洋两舱兑换,所以现在暂时还是没办法使用加航里程完成类似我上面的这个兑换。

 

HND – 全日空商务舱休息室

?东京柏悦一大早退房来到羽田机场,没想到一大早人就不少,走商务舱的通道值机还是挺快的,但是差评的地方在于商务舱居然没有快速安检通道,Face Express怎么注册也注册不上,只能排队排个20多分钟过安检……

t

 

过了安检之后就可以去休息室了。

t

 

成田的全日空休息室去过很多,羽田的还是第一次来,然而我们只是商务舱,并不能去头等舱的休息室,啥时候才有机会体验ANA Suite Lounge呢?

t

 

不出所料的是这休息室已经人满为患了,商务舱休息室进来的门槛实在是太低了。

t
t
t
t
t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
 

全日空休息室自助的部分还是和之前一样基本上没什么亮点。

t
t
t
t

<< 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  >>

 

大量酒水和饮料可以喝。

 

 

 

t
t
t

 

 

 

t

滑动查看更多

t

 

全日空商务舱休息室最好吃的还是面档和咖喱饭。

t
t
t
t

 

还是咖喱饭最好,每次吃都不腻。

t

 

和LD分开来登机口了,还是B77w,上次飞了The Suite,这次轮到The Room,完美。

t

 

NH859 – 硬件设施

商务舱是Group 2,不过基本上也是最早的一批上飞机了。

t

 

首先为经过The Suite的区域,这个航班没有头等舱,所以一些商务舱的旅客是可以选这个座位的(大概给全日空高卡会员),几天前才飞过这个位置的真·头等舱所以也没啥兴趣了,还不如体验下The Room商务舱嘛。

t

 

头等舱后面有两排小的The Room商务舱,这个区域相对会比较安静一些,不过靠窗位已经被别人选了,我就只能选后面的区域了。

t

 

继续往前走就会来到商务舱的主区间了,基本上占了大半截机舱,整个The Room给人的视觉效果还是很壮观的。

t
t
t
t

<< 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  >>

 

一人出行最理想的座位还是奇数排靠窗,私密性最佳,不过会面朝后飞行(和Qsuite类似)我的座位是13K,其实还是有点失误,座位正好在发动机旁边,相对较吵,而且只有一扇窗户。

t

 

偶数排靠窗的座位座椅会靠外一些,私密性稍逊,不过好在这是带门的套间,关上门之后相信私密性还是不错的。

t

 

双人出行肯定是中间的Honeymoon Seat最优,隔板可以放下,两人沟通很轻松。

t

 

来到我的座位,第一感觉就是这个空间真的很足,大概是传统商务舱1.5倍宽,显示屏很大很良心。

t

 

这座位的宽度确实没比头等舱The Suite窄多少,看了下数据,大概是经济舱宽度的两倍,很奢侈。

t

 

入口侧的小桌板,空间也是足够大,下面是座椅调节和屏幕控制器,使用起来也足够方便。

t
t
t
t

 

小桌板上有个小柜子,里面有小小的储物空间,和头等舱的小柜子设计很像。

t

 

桌板可以直接从显示屏下面抽出来,桌板非常厚重,展开后空间很大。

t

 

桌板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储物空间。

t

 

脚垫比我想的要小一些,不过床的空间太大了,脚垫大小和其他商务舱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不太影响体验。

t

 

回到座椅部分,右侧头顶还有个小灯。

t

 

左边头顶也有个小灯,细节拉满。

t

 

旁边还有USB充电口和耳机口。

t1

 

商务舱的盥洗室装修的很高级哦,对比头等舱的并没有差多少。

t1

 

座位正好在发动机旁边,期待起飞。

t1

 

没想到和头等舱一样,商务舱机窗也是电子的,太高级了。

t1

 

NH859 – 软件餐饮

由于是短途飞行,备品总体还是很简单的,枕头和小毯子。

t1

 

来看看菜单,日餐/西餐二选一,本来想着要选西餐的,结果看到又是鱼,不想每次在全日空都吃鱼,所以点了西餐了,番茄牛肉寿喜烧看起来蛮有意思的。

t1

 

酒水单。

t1

 

最爱喝的还是ANA的魔性特饮Kabosu,越喝越想喝。

t1

 

起飞后过了一段时间才有饭吃,大概是因为商务舱旅客太多,整个一盘端,卖相还是可以的,味道方面首先差评是主菜的牛肉,口感又老又硬,倒是小钵的星鳗最好吃,头盘的小菜没有太多惊喜,比较平淡。

t1

 

给大家看看每道菜的特写,吃完之后后悔点日餐了,应该尝试西餐的。

 

 

 

t1
t1
t1

 

 

 

t1

滑动查看更多

t1

 

甜点是小巧的巧克力蛋糕,显然也很一般。

t1

 

这次飞行一大没想到惊喜是居然有卫星电视直播,恰好有NBA总决赛,飞行当天正好是掘金 vs 热火总决赛G5。

t1

 

于是在飞机上见证了掘金夺冠。

t1

 

吃完饭看了一眼走道,发现空间还是宽的,不得不说77w足够宽。

t1

 

接下来当然就是要放平座位躺一躺了,空间这么大的The Room必须要感受下,这个宽度真的牛,完全可以躺两个人了,但是长度堪忧,必须要斜着睡,不过还是比绝大多数商务舱睡的舒服的。

 

 

 

t1
t1
t1

 

 

 

t1

滑动查看更多

t1

 

把门关上,私密性极强的套间Get。

t1

 

从外面看看The Room关门后的样貌,门的高度还是可以的,在里面睡觉的私密性还是非常有保障的。

t1

 

由于飞行时间不长,加上比较兴奋,也没有睡着,飞行了4个多小时后到达香港,上次回国已经是2019年6月了,时隔了整整4年后再次回国,不容易。

t1

 

体验总结

这次全日空The Suite + The Room的全方位体验结束了,这几本书也是全日空的巅峰配置了,这次能在短途线飞到The Room也是非常惊喜的,B77w似乎只有去年6月短短一些时间放在了NH859/860这条线,赶上了真开心。

 

The Room的硬件无可挑剔,商务舱顶级配置没有悬念,能与其抗衡的基本上就是卡航Qsuite了(Delta One Suite的脚垫稍小,躺下来没有这么舒展),餐饮上感觉全日空越来越马虎了,主菜水准有点过于失望,比起疫情前还是有一定倒退(不少最近飞全日空商务舱的同学都抱怨到),另外东京的全日空休息室实在是人踩人,大早就这么多人还挺吓人的,急需扩容。这样下去随着日航推出配备全新套间A350-1000之后,全日空可能真的要竞争不过了,希望全日空能有点危机意识哦。

 

 

发表评论